官民對待水污染的看法為何不同?
信息來源:http://m.exclusivoestemes-ib.com/ 發布時間:2013/3/26 8:48:11 點擊數:
Tags:
凈化設備
這段時間以來全國各地出現的水污染事件不在少數,日益嚴重的污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中,對于污染好的方法就是及時治理,但是如今治理的工作也不是那么簡單的。
近期,山東省茌平縣村民反映,他們已經長年被當地企業肆意排放的污水困擾,有的村沒有通自來水不搬走,就只有喝被工業污染的地下水。而山東省環境監察總隊副總隊長齊鑫山回應說:媒體反映的該公司通過水井向地下排污的水井實為該公司取水井。2月21日,該公司周邊地下水檢測井的水質監測結果與《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監測結果相比,各項指標未見明顯變化。
而前不久媒體曝出的山東省濰坊地下水是否遭到污染引起爭議,與發生在茌平縣的情況如出一轍,當地老百姓與環保部門亦是各執一詞,表達了迥然不同的看法。為什么在對待水污染事件上,官方的態度和民眾的看法總是相距甚遠、截然不同呢?
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浙江接連曝出民眾出30萬元懸賞環保局長下河游泳的消息,而終的結果是環保局長無人敢開游泳之先河。其實,所謂懸賞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只是民眾對環保部門工作的一種間接的不信任和否定而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官民的利益共同點存在差異。
水乃生命之源,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離開了水萬物皆枯。而污染的水源,會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帶來莫大的損害,這就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所在。相反,地方政府則側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那些污染企業又往往是利稅大戶, GDP增長需要這些企業,地方財政收入更離不開他們。
不難看出,老百姓對待水污染事件的指證和當地相關政府部門的回應之所以會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根源還在于各自從不同的利益角度考慮。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選準官民利益共同點。
因此,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唯有心系民眾,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與保護環境的關系,絕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發展速度。只有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生存條件為目標,通過加強水污染治理和自然生態保護,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從源頭上減少環境污染,才能促進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可見經濟的發展重要,但是如果是以污染環境為基本的話那也太得不償失了,因此發現污染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有關部門一定要進行良好的治理,制定嚴格的措施、采用適合的空氣凈化設備,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文章來源于空氣過濾器公司http://m.exclusivoestemes-ib.com/glly.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