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M2.5你是否也存在誤區?
信息來源:http://m.exclusivoestemes-ib.com/ 發布時間:2013/2/20 8:44:06 點擊數:
Tags:
過濾器
PM2.5是目前很熱門的一個話題,但同時也是讓我們很頭疼的一個空氣污染問題,而治理這種污染所使用的氣體過濾器等設備也是很多的。但是大家對于PM2.5的認識有所少?是否有存在一些誤區?大家是否知道PM2.5≠灰霾呢?
在目前中國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里,PM2.5為50--80微克/立方米時空氣質量是良,但在較高的相對濕度的情況下,污染物吸濕增長,本身顆粒物的污染濃度減少,很可能會導致灰霾,所以感覺上灰蒙蒙的。而夏秋季節,農村地區秸稈燃燒產生的污染傳到城市,春天時沙塵過境也都會導致灰霾的發生。
目前的PM2.5監測的是質量濃度,但顆粒物小、質量少,不見得毒性就小。因此,戴口罩對于顆粒物污染的防護用處不大,因為口罩畢竟很粗,大的、粗的顆?赡軙降缴厦嫒,對真正的細的顆粒物起不到作用。雖然美國的PM2.5標準是35微克/立方米,我國目前是75微克/立方米,但在中國,大顆粒如礦塵較多,質量可能與幾千個、上萬個小的顆粒質量相當,但幾千個、上萬個小的顆粒的毒性含量比一個礦塵上的含量多得多。
2006--2010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和沈陽5個城市的PM2.5年平均濃度都在55微克/立方米以上。我國四大(京津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城市群在2001--2006年期間PM2.5年平均濃度均超過50微克/立方米,而歐美發達國家普遍低于15微克/立方米。世界衛生組織在2011年9月公布了其首個空氣質量數據庫,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計,我國空氣質量好的?谑性谌1082個城市中僅排814位,這間接反映了我國主要城市的PM2.5污染水平較高。
目前我們國家的PM2.5也好,大氣顆粒物污染的控制也好,并沒有可以照搬的教條可參考。不要在巨大的外交壓力和社會公眾的輿論壓力下,采取一些違背科學發展的大刀闊斧的措施,有時候反而是得不償失的。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還嚴重依賴化石燃料,此時已經開始著手布局PM2.5的監控體系,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但如果脫離經濟發展的時機,盲目追求和發達國家一樣的評估標準是不太現實的,要實現發展經濟和治理環境之間的平衡。
發達國家的空氣治理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倫敦煙霧”事件和“洛杉磯光化學煙霧”為代表的大氣嚴重污染事件,標志著人類活動排放對地球表面空氣質量產生了重大影響。發達國家紛紛采取不同的空氣清潔系統計劃來治理大氣,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空氣的質量有了明顯改善。美國環保署在1997年優先次將PM2.5監測列入了空氣質量評估體系,當時24小時的平均值是65微克/立方米,與我國今年提出的75微克/立方米非常接近,經過十幾年的進一步控制,到2006年把該數值降到35微克/立方米。世界衛生組織(WHO)則在2005年優先次將可吸入顆粒物確定了指導值。
綜上所述,大家對于PM2.5的形成以及如今的污染現狀是否有了全新的認識?而對于PM2.5的一些誤區也應該及時控制,這些都是我們的治理污染之前必須掌握的知識!
文章來源于氣體過濾器公司http://m.exclusivoestemes-ib.com/qitiglq/,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