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氣中的PM2.5究竟對我們有多大危害?
信息來源:m.exclusivoestemes-ib.com 發布時間:2013/1/19 9:33:15 點擊數:
Tags:
空氣過濾網設備
這段時間以來,我國的多個城市和地區持續遭遇霧霾天氣的影響,造成空氣中的PM2.5指數急劇上升,危害我們的健康,那么這些污染對于我們的身體究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大氣中細粒子對人體的危害遠大于粗顆粒,這也是城市大氣變得灰蒙蒙的主要原因,細粒子的來源可分為自然來源和人為來源,前者包括植物花粉和孢子、土壤揚塵等,后者包括燃料燃燒、工業生產過程和交通運輸。研究顯示我國大氣中的細粒子主要來源于煤的燃燒和汽車尾氣,目前國內火力發電站和大工業中裝備的高效靜電除塵器對細小的細粒子的脫出率并不高,對汽車尾氣排放的細粒子也沒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不同粒徑的顆粒物對健康的影響與其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滯留在呼吸道的部位以及所吸附的有害物質有關,粒徑小的顆粒在大氣中穩定度高,沉降速度慢。一般10微米的顆粒物沉降到地面需要9小時,而1微米的顆粒物需9--98天,0.4微米需120--140天,小于0.1微米則需5--10年。
不同粒徑的可吸入顆粒物滯留在呼吸道的部位不同,大于5微米的多滯留在上呼吸道,即沉積在鼻咽區和氣管和支氣管區,這些顆粒物不會久留,通過纖毛運動、吞咽或咳嗽、打噴嚏而排除。顆粒物越小,進入部位越深。1微米以下的在肺泡內沉積率高,但小于0.4微米的顆粒物可以較自由地出入肺泡并隨呼吸排出體外。
顆粒物本身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又是污染物的載體,所以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顆粒物可以刺激和腐蝕肺泡壁,長期作用可以破壞呼吸道的防御機能,致使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發生。其次,顆粒物可以造成人體免疫機能下降。經過相關的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顆粒物污染環境下的小學生免疫功能會受到明顯抑制。
另一方面,顆粒物還可以增加動物對細菌的敏感性,從而導致肺對感染的抵抗力下降。例如長期居住在顆粒物污染嚴重地區的居民,其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咳嗽、咯痰、氣急等癥狀的發生率增加。顆粒物的粒徑越小,對肺部毒害越大。再次,顆粒物能吸收和散射太陽輻射,從而降低地面紫外線的強度,而紫外線具有殺菌和抗佝僂病的作用。因此在顆粒物污染嚴重的地區,兒童佝僂病的發生率增加,空氣傳播的傳染病發病率增加。
由此可見,霧霾天氣中的PM2.5危害還是很大的,因此對于這樣的現象和問題我們不能忽視,從基礎的方面出發做好防護措施,并且采用相關的空氣過濾網等設備進行合理的治理。
文章來源于空氣過濾器公司http://m.exclusivoestemes-ib.com/news2/,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