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人稱日媒反應過頭 中國對大氣污染治理無懈怠
信息來源:http://m.exclusivoestemes-ib.com/ 發布時間:2013/3/20 8:59:17 點擊數:
Tags:
凈化設備
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國內的污染情況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很多日本媒體對此也很關心,針對污染的危害是否會影響日本也有很大的關注。而近,熟知中國環境問題的日本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北京事務所所長小柳秀明就日益嚴重的中國大氣污染問題在日本共同社發表文章稱,日本不應一味要求中國改善環境,而應抱著為對方著想的態度提供協助,這也有利于改善日中關系。下面和我們的空氣凈化設備有經驗的人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情況吧!
今年1月起,中國持續發生觀測史上嚴重的大氣污染,主要由細顆粒物(PM2.5)以及懸浮顆粒物、氮氧化物等造成,2月底開始又發生沙塵暴,呈現復合化污染。PM2.5主要來自汽車及化石燃料工廠排放的廢氣,中國政府列舉了引發嚴重污染的主因,如去年12月起的低溫導致暖氣等的氣體排放量增加,以及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等。
中國的大氣污染很大程度上受天氣情況影響,在某些不利條件下會像今年這樣出現濃度達平時數十倍的污染,因此難以應對。而中國政府過去對大氣污染問題并無懈怠,雖然曾因優先發展經濟而被諷刺為“先污染后治理”,但中國已從2006年起正式削減污染物排放量,對象范圍也逐步擴大。2012年底,中國政府發布了主要針對市中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力爭2015年前將污染物排放量削減10%以上,并提出5%至10%不等的減排目標。
不過,即使削減措施能夠改善全年的平均污染濃度,但也不一定能解決今年這樣由氣象條件引發的嚴重污染,應對措施仍存在困難。北京市政府雖追加出臺了緊急舉措,要求103家冶金工廠等重點大規模排放企業停止生產,并要求工地中止現場施工,但因天氣狀況沒有好轉而未取得明顯效果。
其實,中國也在加大力度抑制污染物排放,這個問題并非強烈要求就能解決。呼吁雖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意識到真正的受害者是當地居民。日本應如何面對?如果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對日本的影響自然也會減少,用日本的經驗技術為受害嚴重的中國國內對策“搭把手”,這一點非常重要。
日中自1996年起在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等領域正式展開環保合作,其歷史深厚、成果好,也取得了中方的信賴。在國際合作方面不僅要考慮本國利益,還應表達對對方的關心,這種累積應該有利于改善兩國關系。
以上就是日本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北京事務所所長小柳秀明,就中國大氣污染治理提出的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污染的情況沒有日媒想象的那么嚴重,應該要理性的對待!
文章來源于凈化設備公司http://m.exclusivoestemes-ib.com/ppll.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